凉风起,秋意浓,工商业储能热度居高不下,属于工商业储能的增长故事已经开始。10月19日,在2023中国国际新型储能发展峰会(INES2023)之“工商业储能”的主题论坛上,国瑞协创、双一力、盛弘电气、赢科储能、奇点能源、美克生能源、首航新能源、阳光电源、英博电气等企业相继发声。针对当前工商业储能发展中的热点问题,他们分享、交流工商业储能发展经济性、安全性、商业模式以及发展趋势等。
1、442GWh
工商业储能成为中国储能赛道增速最快的分支。据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储能分会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9月,中国新型储能累计招标115GWh,累计中标55.3GWh。其中,新型储能累计规模14.8GWh/39.9GWh(含规划建设规模)。工商业储能方面,累计备案4.1GWh。
“据机构调研显示,中国工商业储能2023年全年新增装机可达3.5-4.5GWh,理想状态下达8GWh。”会上,盛弘电气储能国内产品线销售总监马伦胜介绍,盛弘电气2023年上半年国内工商业PCS出货量300MW。
图表来源:盛弘电气《赋能多样化场景,探索工商业储能可持续发展之道》PPT演讲内容
“预计2023年底工商业储能保守装机量达4GWh,预测2025年15GWh。”阳光电源光储集团解决方案高级经理樊国才指出,“当然有些机构预计达18GWh。尽管数据有些差异,但整体趋势向好,比当前会有三倍左右增长。目前广东、浙江、江苏等地补贴政策对于工商业储能发展有更好的推动作用。奇点能源战略推广高级经理杨馨雨表示,分时电价已支撑多地区用户侧储能商业模式用户侧储能正在走向千行百业,高耗能企业对于工商业侧储能而言是一个最大的潜在群体,如电解铝、化工、钢铁行业,按充放电2小时统计的话,预计全国工商业整体储能市场空间达474.28GWh。当然这个数值还有可能更高。
图表来源:奇点能源《中国新型储能发展现状与展望》PPT演讲内容
另据Wood Mackenzie预测,到2031年,工商业储能将占据中国储能市场的10%,装机总量达442GWh,较2021年占比上升4个百分点,是主要增量市场。
2、液冷125kW/250kWh成主流
工商业储能投资价值高,产品越来越趋于同质化。“2020年前储能工商业系统更多的是集装箱式,目前大部分是Block户外柜。”盛弘电气储能国内产品线销售总监马伦胜分析,“电芯层面,此前都是280Ah,现在300+Ah大电芯成为趋势,电池能量密度在提升,整体系统容量也相应提升,预计未来产品主流配置方案为125kW/250kWh。随着与风冷的成本差距进一步缩小,不论是大储还是工商业储能,液冷已成为主流趋势。“以往更多的是采用风冷PACK设计,液冷PACK大多数是把48颗电芯逐渐设计成52颗电芯的大容量密度PACK。”盛弘电气储能国内产品线销售总监马伦胜详细介绍,整体上,相较于传统的功能Pack,能量密度提升了近30%左右。液冷PACK在散热层面相对均匀一点,提升电芯使用寿命,能耗较低,占地面积少,而且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远低于传统风冷Pack。
至于软件层面,盛弘电气储能国内产品线销售总监马伦胜认为,虚拟电厂拓宽工商储收益模式,有效保证电网稳定运行,设备端统一上传接口,整个工商业储能系统需要标准化。而数据信息安全化,会更注重用户数据安全合隐私保护。此外系统还将更智能化,能够灵活适配不同的用电曲线,进行自主学习,自诊断、自恢复、自运行。
“PCS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是更高的功率密度、更强的体积、更高的效率运行方向发展。”盛弘电气储能国内产品线销售总监马伦胜预计,PCS从以往传统的半导体IGBT逐渐转换成碳化硅的普及。针对工商业储能发展痛点,盛弘电气发布了新一代工商业模块化储能变流器——PWS1-125M。
“这是全球首款碳化硅版本的工商业模块化储能变流器。模块在额定功率工况下平均效率提升1%,模块功率密度整体提升25%。”马伦胜强调,现阶段,工商业储能系统主流解决方案大多为All in one储能一体柜,市场方案配置主要以100kW/200kWh为主,通过搭载盛弘125KW PCS,结合市场大安时电芯的普及,一体柜可以进化为125kW/250kWh,1MW/2MWh储能系统仅需8台一体柜,显著提升能量密度,可降低5%的系统初始成本,将投资回报周期缩短2-4个月。
3、长期主义
工商业储能产品同质化让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在市场格局的影响下,储能赛道已明显分成两类玩家:追求短期效益、低价策略为主的短期玩家和长期玩家。长期玩家则是以安全为底线,追求储能的长期回报和稳定投资收益。正如盛弘电气储能国内产品线销售总监马伦胜所说,“工商业储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除了政策的长期稳定以及行业的相关安全标准外,企业也要专注于产品本身和服务的水平上,在应用端探索更多样化的盈利方式”,安全性和经济性是工商业储能发展的关键因素。
■ 安全性
“储能正处于由研发示范向商业化过渡的关键时期,储能安全在行业持续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赢科储能工商业储能事业部技术总监张典在《全产业链赋能安全高效工商业储能系统解决方案》的演讲主题中强调,储能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是安全、长寿命、智能高效、易安装维护、低成本等。为此,赢科储能从安全电芯、安全系统、安全集成、全生命周期在线管理平台等方面全方位确保储能安全,率先提出科6安全大脑”智控系统、“十大安全保障储能”等。“当前储能行业系统集成度低、电池管理系统缺陷、消防保护体系不完善等,安全性已成为储能发展的首要挑战。”奇点能源战略推广高级经理杨馨雨在《中国新型储能发展现状与展望》主题报告中介绍,奇点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基于“物-联-网”的设计理念,对能量块eBlock进行高度集成,通过能量链eLink进行能量和信息的互联,在云端通过能量云eMind进行能量分析与管理。可实现从百kWh小型储能单元到GWh大型储能电站的积木式高效安全设计,解决了传统集中式储能方案存在的系统安全性低、并联容损率高、系统寿命短等行业共性难题。
奇点能源战略推广高级经理杨馨雨首航新能源解决方案高级专家邾根豪详细阐明了“工商业储能行业分析及系统解决方案介绍”。他指出,目前工商业储能存在安全性问题,储能产品尚未经过长周期验证,标准规范缺失却无序竞争,电力市场处于改革进程、项目数量多且分散、核心部件外采,产品趋同等。据他介绍, 首航新能源推出高效灵活、更低LCOS、极致安全、集成EMS功能的工商业储能系统,包括125kW/215kWh、125kW/258kWh和215kW/344kWh,采用模块化设计、灵活扩容支持自动并离网切换;主从架构设计,面积能量密度高,储能柜电池柜预接线,无须现场敷设电缆,循环寿命长,度电成本低;集成EMS功能,防逆流、削峰填谷、需量管理等。
“我们的工商业储能系统采用了3+2级消防安全设计。”邾根豪解释道,一级消防即电芯级气消防、二级消防即整柜级气消防、三级消防即水消防,2是指可燃气体排放、泄爆设计等,通过大量的仿真研究和反复的实验验证,保障即使发生了起火爆炸,储能柜也不会解体。通过构筑‘3+2’的安全防护体系,把整个储能设备对人身安全的风险降到最低,让工商业储能产品拥有与电站储能系统同等甚至更高的安全性。
■ 经济性
由于工商业储能前期投入成本高,仅依靠峰谷套利并不能更好地彰显项目经济性优势。探索多元化的盈利模式也成为此次峰会各大企业探讨的焦点。奇点能源战略推广高级经理杨馨雨介绍,当前工商业储能主要商业模式除了峰谷套利外,还有需量管理、需求侧响应、能量时移、虚拟电厂等。
图表来源:奇点能源《中国新型储能发展现状与展望》PPT演讲内容
杨馨雨还以典型案例进行经济收益分析:浙江某工商业项目,项目容量2MW/4MWh,峰谷套利模式,两充两放,项目总投资640万元,自有资金比例为20%,贷款利率为4.90%,贷款10年运营10年,全投资平准化度电成本为0.2806元/Wh,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达21.38%,这个数值是很可观的。
图表来源:奇点能源《中国新型储能发展现状与展望》PPT演讲内容
对于工商业储能项目的投资商,杨馨雨建议:“当储能项目收益率符合投资要求以后,建议不要再一味的去压静态投资,牺牲安全和性能保障去追求所谓的边际收益率,可能让你得不偿失。”据她介绍,截至2023年Q3,奇点能源源网侧累计建成储能项目超过1.1GWh,最大项目容量288MWh;用户侧累计建成储能项目超过200MWh,项目数量近300个。工商业储能的关键,不是谁能拥有资产,而是谁会运营资产。美克生能源营销品牌部总监曾然在《破题能源资产运营管理:储能更安全,资产更赚钱》的主题演讲中则做了这样的假设:由美克生能源在浙江地区投资建设“光伏+储能”一体化项目,10KV大工业用电,年用电量550万度,储能装机5MWh,15年累计放电约3700万度,总收益约625万元,年均收益达41.7万元。
图表来源:美克生能源《破题能源资产运营管理:储能更安全,资产更赚钱》PPT演讲内容
据她介绍,美克生能源聚焦以储能为支撑的新能源全场景,以“血液级”电池安全预诊断技术为核心,运用电化学算法、AI、物联网、区块链等前沿技术,打造更安全、更高效、更经济的数字能源聚合服务平台。目前美克生三百工程(包括100亿绿能基金、100位全能生态伙伴、100个零碳园区),落地40+项目,覆盖全国21+个城市,签约储能项目300MWh+,启动交付储能100MWh+。
浙江·宁波生命科学研发国际领先企业储能36MWh其中,以美克生为浙江·宁波生命科学研发国际领先企业构建36MWh工商业储能系统为例,该项目可为客户带来多样化的价值包括:基于峰谷价差,每年减少近300万元电费支出;储能作为后备电源,保障企业生产稳定;依托美克生数字化能源管控系统,产值能效提升17%,能源收益提升20%等。
1803018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