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新型储能是当之无愧的“明星赛道”,但随着各路玩家疯狂涌入,储能赛道竞争加剧,价格战厮杀开打,行业洗牌趋势初现。
“整个储能行业不是即将进行洗牌,而是正在洗牌的过程中。”11月27日,亿纬锂能副总裁、亿纬储能总裁陈翔在参加彭博新能源财经上海峰会时表示。
近日,广东省能源集团新疆有限公司2023年储能系统设备采购项目开标,投标报价最低为中车株洲所的574,200,000元,折合单价0.638元/Wh,这比上个月龙源电力储能招标项目中芜湖天弋能源0.66元/Wh的投标记录还要低,再度刷新储能招投标最低价。
值得注意的是,不只是中车株洲所,此次广东省能源集团新疆有限公司储能系统设备采购中,21家投标企业20家报价低于0.8元/Wh,11家企业报价低于0.72元/Wh。天弋能源0.66元/Wh是直流侧报价,而中车株洲所的0.638元/Wh是含交流侧的0.25C储能系统报价,据“储能热榜”对其成本推算:交流侧成本约0.06元/Wh(折合0.24元/W),EMS+电缆成本约0.01元/Wh,留给直流侧的成本约0.568元/Wh(比0.66元/Wh报价降低了14%)。从电芯到直流侧的集成成本约0.2元/Wh,可以推算出电芯价格为0.368元/Wh。
另据彭博新能源财经 (BNEF) 最新报告显示,今年锂离子电池组的价格已下跌 14%,达到 139 美元/kWh(0.99元/Wh)的历史新低,其中中国电池组平均价格全球最低仅为126美元/kWh(0.90元/Wh),中国国内还出现了激烈的价格竞争,因电池制造商纷纷提高产能,以期在不断增长的电池需求中分一杯羹。“目前储能电芯集采价格在0.3-0.5元/Wh,储能系统为1元/Wh,已经触及大部分储能企业的底线。”先导智能董事长王燕清此前在2023能源电子产业发展大会暨广东新型储能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表示。无独有偶,瑞浦兰钧董事长曹辉也表示,锂电池电芯价格下降,一方面是受益于碳酸锂价格下跌带来的成本支撑,同时也是由行业竞争压力所导致。1
1月27日,据上海钢联发布的数据显示,电池级碳酸锂下跌2000元/吨,均价报13.8万元/吨。11月28日消息,碳酸锂期货价格已经跌破12万元,而下跌趋势依旧。曹辉预测,“长期而言,0.4-0.5元/Wh的锂电池电芯价格,是未来储能产业比较合理的空间,再往下走可能比较难。”
不过海博思创董事长、总经理张剑辉认为,“储能行业有很多不理性的报价,但这只是一个短期的乱象。随着电气化进程的加速,用户侧储能也带来了更多机会,这些应用场景对于成本并不是特别敏感,而是更看重储能系统在实际应用中所发挥的价值,可以更好地体现储能系统的水平高低,进而反映在产品价格上。”
2、储能盈利不确定?
激烈的价格战给整个储能市场带来了一系列的行业隐患,卷入其中的诸多储能企业面临盈利难题,盈利空间急剧减少,导致难以维持正常运营。而低价竞争的压力在各企业前三季度财报中也有体现——199家储能相关企业中,营收和净利双增的有101家,双降的有55家(见文末下表)。
另外,政策上的风险以及电力交易规则的不确定,也让行业对于储能盈利能力及未来发展存在顾虑。在11月27日召开的彭博新能源财经上海峰会上,不少企业高管表示,出于对盈利能力的担忧,中国储能行业在如何建立可持续商业模式方面仍面临不确定性。
中国三峡可再生能源战略发展总监徐辉表示,由于中国大部分地区缺乏活跃的电力市场,平衡间歇性风能和太阳能发电所需的大规模储能仍然无法收回投资回报。
正泰新能源董事长陆川也指出,如今由于电力交易规则的不确定,储能在国内未得到大规模发展。若能在推动电力系统市场化的过程中确定起明确的交易规则,将更大激发中国的装机需求,这需要业界同仁共同努力推动。
插播:进新型储能行家群,请加楚欣微信:13609002797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储能设备成本下降再下降,储能电池产量迅速上升,在未来甚至即将出现过剩的风险,或许是一件好事。“只要有过剩的风险,才会促使生产厂家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这样反过来使得储能设备能够更快地进入经济性的商用。”
据华为储能会议纪要,当前国内大储借鉴了美国大储的盈利模式,1/3来自于峰谷套利,2/3是辅助市场。发改委等部门规定的峰谷价差到4:1或者3:1。山东、上海、浙江几个地区,最大绝对值已经超过1元了,所以盈利模式基本上是光靠这一个基本上就足以支撑了。辅助市场主要是三个方面,调风、调频、备用。调峰大概在0.2-0.5元/度,调频是2-12元/MW。
南网储能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公司已投产的新型储能电站示范项目资本金内部收益率约为5%。
工商业储能的收益模式主要包括用户节省电费、需求侧响应奖励、参与电力现货市场交易等。在山东和安徽等地,独立储能电站享有共享租赁、现货套利和容量电差等补偿收益模式。以 100兆瓦时的独立储能电站为例,每年的收益大约在 2,000 万到 3,000 万之间。总体上来说,工商业储能项目仍有望实现资本金收益率达到 8%以上。
远景集团高级副总裁田庆军在11月24日第七届远景能源技术高峰论坛上表示,随着电力现货市场全面快速铺开,风、光发电收益将面临巨大挑战,储能将成为最大受益者,未来会比风光还要赚钱。
18030183032